高雄邁向現代化城市的起點,就從壽山腳下這片海埔新生地說起,日治時期以海中淤泥填海造陸,修築鐵路聯通商港漁港,此段鐵道路線稱為「濱線」(はません,Hamasen),在地人以台灣話稱之為「哈瑪星」(Há-má-seng),在地各行各業與這條鐵道密不可分,政府官廳、大型商社、金融行號隨著人潮而進駐,哈瑪星鄰近地區也成為百年前高雄繁盛市景的代名詞,1921年三和銀行順時代潮流在此設立高雄支店。
經過百年餘的時光,建物華麗轉身成為「新濱・駅前」。「新濱」取名日治時期此地名新濱町,「駅前」為舊打狗車站前的意思,藉由連結在地的歷史名稱,讓建物風華再生。